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常州历史文化

常州历史文化

关键词:常州历史文化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常州在线
  • 电 话:15995000217 0519-85351455
  • 网 址:http://changzhou.ccoo.cn
  • 感谢 jscz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9822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常州历史文化,自隋唐至明代,又绵延了一千多年。这一时期,就总体而言,是在齐梁文化积淀基础上的顺势发展时期。由于这一历史过程漫长而纷繁,我们在探析其发展轨迹时,将着重关注以下三点。

1、科举制度的盛行,为常州历史文化的发展,提供了重要的机制。

自隋炀帝起,开科举士,把读书、科考和做官统一起来,形成了“学而优则仕”的科举制度,并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。这种制度虽然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,但由于它基本上是一种公开、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,为人们奋发学习提供了一种巨大的驱动力,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这一时期常州出了五位状元。他们是唐代的萧颖士,宋代的霍端友、佘中,元代的陈祖仁,明代的杨廷鑑。如果加上清代的吕宫、赵熊诏、钱维城、庄培因,常州历史上一共出了九位状元。考科之盛在两宋时代尤为明显。宋代319年中,常州考取的进士就达674人,出现了宋维、宋绛,丁宝臣、丁宗臣两对兄弟同榜高中的盛事,留下了令常州人自豪的“双桂坊”(取双双蟾宫析桂之意)地名。宋大观三年,朝廷会试,一科300名进士中,常州府取53名,占总数的1/6,赢得了“儒风蔚然,为东南冠”的美誉。太傅张彦直的4个儿子相继荣登进士第,常州地方官在其居巷内建“椿桂坊”(取灵椿丹桂之意)牌楼。状元霍端友之孙霍超龙,年仅18岁就得中进士,宋理宗喜其年少有为,特命常州地方官将其居地改为“早科坊”。常州还出现了杨廷鑑等五家科甲鼎盛、五世不绝的科考世家。唐代萧氏一门出了8位宰相(一说10位)。至于公卿大臣更是不绝于朝。于是在普通百姓中,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逐渐成为社会风尚,这为常州历史文化的发展,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库。

2、地方官员的重视和倡导,为常州历史文化的发展,营造了宽松的环境和浓厚的氛围。

也许是齐梁帝王遗风的影响,在常州任职的地方官员,大多沿袭、弘扬了重视和倡导文化的传统,其中本人就是好学上进、在文坛上有所建树的地方官员,表现得更是突出。如唐代常州刺史李栖筠、独孤及,宋代常州知府王安石等等。

李栖筠,德高望重,“喜奖善,而乐人攻己短,为天下士所归”。他文学素养极高,是很有名望的大诗人。为官治理一方时总不忘“以文化人”,这是很有见地的。正是他,创办了常州历史上第一所官学——常州府学(今市二中原址),为培养人才、发展常州教育事业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。

独孤及,唐朝著名的文学家、诗人,是大诗人李白的挚友。主张“先道德而后文学”,反对当时文坛上的浮糜之风,与萧颖士、李华等形成若干文人群落,留有文集《毗陵集》。在常州任上三年,政绩卓著。晚年不原离开常州,在武进南宅鹁鸪山终老。逝世时据《武进阳湖志》载:“行路恸哭,罢市相吊者累月。”

宋代常州知府王安石,是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诗人,号称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他认为“所谓文者,务求有補于世而已矣,所谓辞者,犹器之有刻缕绘画也”,主张文学“要之以适用为本”,非常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。由于他“有矫世变俗之志”,曾被列宁称为“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”。其号半山,常州人民为纪念他,在惠民桥畔建有“半山亭”一座。

这里还要提一下苏东坡。苏东坡有否担任过常州团练副司(监察的官职),目前还有争论,但不管怎么说,作为宋代第一流的诗文大家,十一次来到常州,晚年两次上表乞居常州,最后终老常州,则已确定无疑。可以说常州丰厚的文化积淀、崇文重教的社会风尚,以及他在常州的众多知音,使他与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,这也是他最后定居并终老常州的重要原因。同时,苏东坡的人格力量、学识才华,也给常州历史文化以深刻、久远的影响。

常州地方官员对文化的重视,还表现为他们以常州为基地,经常邀约苏州、杭州、湖洲等邻近地区的官员和文人来常州举行诗文之会。唐代有著名的“茶山境会”,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,有一次因事未能赴会,特作《茶山境会》诗参与;杜牧任浙江睦州刺史时,每年循例来常州,先后有《题茶山》等佳作交流。宋代则于每年春季借“劝农”之机,举行“春游诗酒会”。明代则有“诗酒艺会”等等,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。

上面所讲在常州任职的地方官员对文化的重视和倡导,比之齐梁时期的帝王和皇室成员,他们与常州人民的关系显得更为直接和密切,影响也更为深入和具体。他们的品格操守、治理方策、文学成就,不仅起着表率和引领的作用,而且已经成为常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3、重大的历史变故,对常州历史文化的发展,产生了正面或负面的重大影响。

北宋王朝覆亡后,南宋王朝被迫建都浙江临安(今杭州),前后存在了150年左右。当时中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移到了江南。出现了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,“苏常熟,天下足”的景象。这无疑为常州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,促进了常州历史文化的繁荣。

然而到了宋末元初,元兵挥戈南下向临安进犯,发生了被史家称为“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”的“临安之战”,常州作为临安的屏障,成了兵家必争之地,发生了常州历史上有名的“常州保卫战”。守城军民顽强抵抗达半年之久,终因寡不敌众,遭元军屠城,常州城毁于一旦。现在的“古村”,据传说原为“十八家村”,是元军屠城后仅剩的18户人家的聚居地,可见屠城破坏的严重程度。文天祥战败被押北上,途径常州时作有《常州》诗,开头两句便是“山河千里在,烟火一家无”,其序言中说:“北兵愤其坚守,杀戮无遗种,死者皆忠义之魂,哀哉!”常州城遭此浩劫,元气大伤。此后随着元朝近百年的发展,到了明朝,常州历史文化又逐渐繁荣起来。

文化发展时期的成就,主要表现在:

文学方面。诗词散文,成就卓著,名家辈出。最具代表性的有:唐代的萧颖士、储光羲、戴叔伦,宋代的张必、胡宿、邹浩、丁宝臣,明代的唐顺之、徐贲、毛宪等。他们或见地独到,富于创新;或勤于笔耕,著述丰硕;或承上启下、独领风骚,在当时的文坛上作出了重大贡献,也产生了重要影响。唐代状元萧颖士,人称“萧夫子”,高才博学,风格峻逸峭拔,后人辑有《萧挺茂文集》,是后来以韩愈、柳宗元为代表的“古文运动”的先驱者,声名远扬朝鲜、日本。据《新唐书》载:“倭国(日本)遣使入朝,自陈国人愿得箫夫子为师者”,后因“中书舍人张渐等谏不可而止。”储光羲,与王维、孟浩然鼎足而三,他上承陶渊明,下开范成大,是山水田园派诗人的杰出代表,有《储光羲集》10卷。戴叔伦是萧颖士的门生,时称“诗伯”(即大诗人),他的诗以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见长,诗风清丽质朴,情真深婉,开中唐新乐府之先河,对后世影响较大。

唐顺之,文武双全,博学多才,明“嘉靖八才子之一”,“唐宋派”创始人。他十分重视文章的本色,认为“文章要有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”,他的“本色论”,是“唐宋派”的精髓,对当时和以后的文学创作和批评,均有积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。

小说有了长足发展。自东晋袁宏的《竹林名士传》创笔记体小说、南梁萧绎创志怪体小说后,到唐代,顾非熊的《妙女传》已发展成为传奇小说。到明代,小说的品种与数量明显增多,又出现了演义、武侠、章回体小说,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于华玉的《岳武穆精忠报国传》卷28回等。

艺术方面。无论是戏剧、曲艺、音乐、舞蹈、绘画,均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。

戏剧始于宋代杂剧,明代起有南戏。宋末元初,孔学诗作《秦太师东窗事犯》,为常州最早的杂剧作品,后有陶国瑛的《森罗殿》。明代有蒋孝编的《南九宫谱》,为南曲填词的规范之书。此时昆曲开始流入常州,深得世家子弟欢迎,渐成风气。

曲艺这种形式,兴盛于明代,主要有古弹词、古评话和由地方小调演变而成的唱春。

音乐舞蹈也有很大发展。唐代起,茅山的道教音乐、天宁寺的佛教音乐逐步流行起来。山歌更为民间所喜闻乐见,明代起,每年三月十九“观音菩萨成道日”,清凉寺举行庙会,城乡百姓涌到德安桥上对山歌,通宵达旦,三日不衰,形成了常州一年一度“德安桥上对山歌”的传统民俗。当年一首《木匠歌》唱道:“木梳勿做勿得过,山歌勿唱忘记多,三月十九偷个空,德安桥上唱山歌”,其盛况可见一斑。舞蹈从隋代起,已有云车舞(掮轮车)出现,唐至明代,又陆续出现柘枝舞、跳幡神等多种形式,民间舞蹈高跷、龙灯、荡湖船等也开始流行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8911648573 传真:18911648573 邮箱:627527792#qq.com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